close

 


張廖家廟,又名承祜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西平里西安街205巷1號,剛好在逢甲大學旁的逢甲夜市外圍。


張廖家廟奉祀張廖第六世祖『張廖天與』,於光緒12年籌建,在光緒13年(1887年)起建,歷經張廖家族30年的持續建築,在大正5年(1916年)終於全部完工,其格局類似客家建築,主體建築以傳統三堂二過水加一圍屋之客家常見環形土樓,而其斗栱形式之多樣為它處少見,有方形、八角、碗形、菱形、花瓶形等,據專家考據可能與其新建過程中建築師父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張廖家廟於1985年(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三級古蹟,目前仍保持傳統家廟的功能


(出處維基百科)


 


張廖家廟俗稱「張廖公廳」、「廖祖厝」或「天與公祠」,因以「承佑」為號,故亦稱「承佑堂」。位於舊名西大墩街(今西屯一帶),為原籍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二都官坡社藍田樓的張廖一族所建。


  西屯張廖家廟於宣統元年興建,至宣統三年落成,其後又陸續增建左、右橫屋及圍屋,至1916年(民國五年)工程全部告峻。


  張廟家廟是由三川殿、左右護龍及二個山門連接成一格局頗為壯闊的長形立面,由空中鳥瞰,可發現三川殿透過二條過水廊連上拜殿,正殿形成封閉性的空間,此空間於祭祀典禮時可顯現其神聖性。精緻的木結構和彩繪、屋樑上具有鎮邪和穩定大樑作用而造型奇特的獅座,以及藍漆圓窗配以灰色條紋的萬字圖案,其協調而樸拙的建築藝術風格表露無遺。


  張廖家廟因年久失修,屋頂、樑柱及內外牆壁嚴重損壞,台中市政府於77年分三期修護工程,至83年8月全部峻工完成。


中市張廖家廟是中部地區廖氏最大祖祠,外觀看起來像是閩南建築,其實繞到屋後看這幢黑色系烏祖厝,會讓人發現具有客家圍樓特色,這種外圓內方格局、寓意,建構客家人空間運用觀念。


圍屋ㄇ形 保護主廟


從喧鬧的逢甲夜市走進西安街巷子之內,推開木質的矮門,矗立在眼前的是以黑色系為主的烏祖厝「張廖家廟」,這一幢建築物始建於光緒12年、即西元1866年,佔地約450坪,有著寬廣的庭院、半圓形的魚池。


雲科大文化資產學碩士黃慶聲說,張廖家廟由主廟,以及後方類似客家為防禦工事興建半圓形的土樓「圍屋」組成,圍屋以護龍ㄇ字形保護主廟,提供從各地趕來參與盛事的家族成員休息、炊事之用,窗櫺為三角形、奇數,具有通風、通光,以及減少開口、可做為防禦之用。


張廖家廟後方,沿著半圓形圍牆為基礎,隨著地勢逐漸升高,以石塊排成圓形花圃「花檯」,代表後方「有靠」之意,在客家建築觀裡,家廟內是方的,外觀則不以直角牆對外,呈現客家處事外圓內方的建築觀。


黑色藍色 神聖顏色


黃慶聲指出,華南地區有著「紅宮、烏祖厝」的習俗,也就是神廟才能用紅色,祖厝以黑色為基色,在客家常民百姓的觀念中,黑色與藍 (靛)色是神聖空間的顏色。


張廖家廟以藍、黑色系為主,家廟中的黑柱,這種與神廟有所區別,不敢逾越的謙卑態度,代表崇敬神明,中庭牆上「萬年不斷」、「囍」等黑色幾何圖形,是對子孫祝福之意。


家廟內橫樑彩繪裝飾古樸端秀,具有保護木頭作用,內容多為教忠教孝的情節或家族的故事,張廖家廟由三個來台祖的子孫倡議、創建的,女性先祖在神主牌多稱「孺人」。


「孺人」的由來,有人說張家六代祖張天與考上進士,妻子被敬稱「安人」,其他世代也有官職,封為「孺人」;另有一說,相傳文天祥號召客家婦人作戰,皇帝封為「孺人」,客家女性死後才有「孺人」之稱。這些都是閩南人在敬祖時所未見的稱呼。


 


台中市歷史古蹟網址


http://dns.dses.tc.edu.tw/e_class/buliding/index2/index2_4.html


地址 台中市西屯區西平里西安街205巷1號


 


 




2011/10/15  娘來電跟我說舅舅家旁的張廖家廟有活動還有園遊會


跟老公慫恿後 過中午就來這裡看看 


來到之後...  活動是明天 所以連園遊會也沒有  @@ 


只有布置會場的人員和工讀生在整理和佈置 


也好 讓我帶著2隻隨意看看拍拍  順便回憶小時後的童年時光 


是滴  我小時後在這裡長大滴 


這裡儼然就是我小時後的遊樂場 裡面的1桌1椅1窗1物是我的玩具


 



主廟


平常沒燈沒花  是因為要辦活動才掛上的 


兩旁的副屋以前都有人住 現在改成辦公室或儲物間了


 




廣場


搭了1個棚子  好像早上做布袋戲 晚上做歌仔戲


棚子下面是魚池 以前是垃圾場  


小時後最愛跟哥哥姊姊或鄰居在廣場玩遊戲  跳繩 跳格子 躲貓貓..





廟內   以前是灰色的舊舊的 好幾年前整修顏色都重刷 


也因為整修 廟內很多文物被偷走  連插香的鼎也被偷  我舅舅氣壞了 


 但也沒辦法 現在廟內大小事不歸他管了



另一邊就比較像原來的樣子 那個窗戶很漂亮喔 可惜沒仔細拍  像機也快沒電了


改天我的類單充飽電帶去拍個過癮


 



門 很古  這門沒換過



窗 也沒換


 




廚房的灶  應該是改建時重蓋的 看也知道沒在燒柴改用瓦斯了 呵




這是我小時後的玩具之1  


忘記叫啥名字了 用途就是整根的稻穀放在上面 腳踩下面的踏板讓它轉動 


踩越快轉越快  稻穀與根就會脫離了 


基本上這是壞掉了 因為踏板的板沒了 只剩一根鐵


 




小時後的玩具之2    鼓風機 


承上   脫離後的稻穀中會夾雜一些小葉子或其他東西 


收集後倒進上面的漏斗   下面在用力轉動產生風 


風會將較輕的東西從後面吹出去   留下較重的稻穀  從前面斜板處滑下來


然後就可以將稻穀放在廣場上曬了


 


 



平整器  看字面意思就是平整用  用途也是這2隻的方式   這個我就比較少玩了




小時後的玩具之3    梯子!!?? 架子!!??   不知道用途 


小時後真的很愛玩 也很會玩  1次跟鄰居就爬上這梯子  爬上就算了我們還倒掛 


結果重心不穩倒下來 鄰居沒事 我臉撞到腫了1個大黑青  被我爸笑S  看我以後還敢不敢玩 


嘿嘿 我就是敢玩咧~~~ 



廟外的廣場  在福星路旁   是最近1-2年才蓋的  不過很少在使用


 



場地還不錯


 


 


因為像機沒電了 就介紹到這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小Mei 的頭像
    李小Mei

    李小Mei部落格

    李小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